摩擦学是研究摩擦表面或界面行为、损伤与控制的技术学科。
材料摩擦学性能通常是指摩擦磨损性能。摩擦是摩擦副表面在相互滑动中发生能量转换,并产生能量损耗的过程;而磨损则是由摩擦副之间力学、物理、化学作用造成的表面损伤和材料剥落。摩擦与磨损密切相关,但并不存在确定的量化关系。
由于摩擦磨损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类机械装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
磨损的主要特征有:
(1) 磨损过程中材料剥落过程是发生在摩擦表面间接触微区内的动态过程,产生剧烈的力学作用,并伴随物理化学变化,因此难以直接观测磨屑形成过程。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诸如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一大批表面微观分析仪器相继商品化,广泛用于表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层结构和组成分析,推动了磨损机制研究的深入发展,然而,这些仪器只能应用于磨损前和磨损后的静态观察和对比,无法实现磨损过程的在线检测。
(2)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其他力学性能不同,它不是材料的固有特性,而是材料在实际摩擦学系统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换言之,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其所处的条件,包括接触形态、环境状况、运行工况等密切相关,是材料在所处条件下特定的性能。因此,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对所处条件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3) 与材料其他机械损伤相类似,磨损也主要源于力学作用下的材料强度劣化,然而磨损是特殊的力学问题。其特殊性表现为:外部施加给材料的力学作用是变化的,而且材料承受力学作用的体积和性能也是变化的[3]。因此,磨损过程是时变性很强的随机过程,该过程同时又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4) 现实的磨损总是多种机制共存,而且是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磨损所表现出的外部特征错综复杂。
根据当今的摩擦学原理,按照表面作用、表面层变化和破坏形式等3个方面的情况通常可将磨损分为4种典型类型,即磨粒磨损、疲劳磨损、粘着磨损和腐蚀磨损。针对各类磨损可以将材料磨损损伤机制归纳为切削(犁沟)机制、粘着机制和疲劳机制等3种典型机制。
来源:磨耗仪站内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