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球回弹模量测试仪检定规程(JJG(交通)151-2020)旨在规范落球式回弹模量测试仪的计量性能,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用于该类仪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一、仪器组成与原理
落球式回弹模量测试仪由主机、球冠体、加速度传感器及法兰把手等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赫兹接触理论:通过落球自由下落冲击被测对象,采集并解析冲击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参数,进而计算被测对象的回弹模量。
二、计量性能要求
1.球冠体参数
曲率半径:120mm±5mm
质量:19kg±0.3kg
2.法兰把手质量:1.4kg±0.05kg
3.回弹模量精度
相对示值误差:≤±10%
测量重复性:变差系数≤10%
三、通用技术要求
1.外观结构:仪器外观应洁净、无锈蚀,球冠表面无明显缺损。
2.铭牌信息:需清晰标注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及出厂编号等。
四、计量器具控制
1.检定条件
环境要求:
温度:23℃±5℃
湿度:≤75%RH
环境:无腐蚀性气体、无振动、无电磁干扰
检定器具:
数显半径规(测量范围20mm~200mm,最大允许误差±0.02mm)
电子秤(测量范围0~30kg,分度值≤10g)
钢直尺(测量范围≥500mm,分度值≤1mm)
标准试样(无规共聚聚丙烯或聚酰胺材料,直径≥300mm,厚度≥300mm)
2.检定项目与方法
外观与铭牌:通过目测和手感检查。
球冠体曲率半径:用数显半径规在两个垂直方向各测量一次,取算术平均值。
球冠体与法兰把手质量:用电子秤重复测量三次,取算术平均值。
回弹模量相对示值误差:
1.确定标准试样的回弹模量值(Es)和泊松比。
2.输入球冠体、法兰把手总质量及下落高度,启动仪器。
3.从标准试样表面200mm处自由释放落球,记录输出回弹模量。
4.重复测量10次,取算术平均值,按公式计算相对示值误差。
回弹模量测量重复性:按上述步骤测量10次,计算变差系数(Cv)。
五、检定结果处理
合格判定: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C。
不合格处理: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注明不合格项目,内页格式见附录D。
六、检定周期
落球式回弹模量测试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